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是一座数字化智能工厂,采用了“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魔方”车辆存取平台、“飞地”自动装配岛等多项前沿技术,突破了传统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之间的矛盾局限,可满足用户个性化订购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图为该制造基地内景。新华社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晶 薛鹏报道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又一次聚焦,再到这次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时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深入阐释、指导发展实践。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第一条就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代表委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我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提升,又提出了新阶段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与新命题,通过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提升,有效改造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告诉记者。
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再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透过2023年的“成绩单”,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动能澎湃,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
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看来,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首先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据中央网信办《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是最具数字竞争力的主要经济体。其次,民营经济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载体的重要基础,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必将为民营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此外,独角兽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根据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截至目前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近14万亿元,占中国GDP的11%。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代表委员表示,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看来,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特征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能够适应科技革命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巡天、北斗指路、动车飞驰、C919翱翔……一项项科技成就,彰显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2023年,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有目共睹,数据显示,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从产出看,2023年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成交额达6.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比上年增长15.3%。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内容让他倍感振奋,下一步公司将在掌握核心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发扬工匠精神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进一步切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利用数字化服务好百姓民生、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与提升传统生产力协调推进。”蔡继明代表分析说,保持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协调发展,使传统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提质增效,实现蜕变,才能在提高全民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为高质量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建议,统筹协调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培育、统筹协调工程化技术创新与重大科技创新、统筹协调传统劳动者素养提升与智能劳动者队伍壮大。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代表委员表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过去一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与上年持平;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19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国人大代表、yl6809永利官网教授肖北庚建议,一方面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煤电、钢铁、石化、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强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尤为关键,要下大力气进一步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做强绿色制造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建议,要加强储能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与升级。完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推动风电光伏等多种绿色能源共同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如碳排放权交易、碳足迹管理、绿色证书制度等,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不断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引领电气装备加快向绿色、低碳、环保转型。成功研制252kV真空断路器,实现我国在真空环保开关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研制世界首台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的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全面支撑助力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等绿色电网、低碳工程建设。
“绿色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浩宇建议,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强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发展绿色旅游,鼓励绿色出行,培育和倡导绿色文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代表委员表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从根本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一项项举措彰显着我们力争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在韩保江委员看来,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必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以改革创新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释放创新活力和潜能,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四梁八柱”。
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今年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管理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领域法治保障的提案》等,在他看来,对标党中央的目标要求,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加强科技创新。他建议,要加快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壮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我认为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创新的支持,不断培育科技创新的源泉。”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前林建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质量和转化成效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让科技资源更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
张帆代表建议,加强产学研对接,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通过优化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及首批次装备研制支持政策,支持重点企业创新,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陈前林委员建议,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备受振奋和鼓舞。”徐浩宇代表表示,扬子江药业将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在巩固传统药生产的同时,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积极促进制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既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徐浩宇代表说。
原文链接:http://m.ccdi.gov.cn/content/30/b7/111357.html